Report Insights

报告洞察

全球及中国高磷血症药物行业蓝皮书

2023年06月28日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也在不断变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在中国居民中的患病率逐年攀升,而上述疾病都可能成为各种肾脏疾病的诱因,严重可致肾功能基本丧失,患者需要通过透析治疗维持生命。2022年,中国约有353.6万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透析治疗在其中的渗透率仅为27%,这一数字相比发达国家及地区仍有显著差距。


与此同时,透析患者面临重大的血磷管理问题,由每日磷摄入与磷排出之间的失衡所导致的高磷血症是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会显著增加肾衰竭、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多种并发症风险,需要给予特别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高磷血症患者的药物使用比例及平均用药时长均低于发达国家,整体血磷控制情况不甚理想,临床上急需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患者使用体验更好的高磷血症药物。


在此背景下,CIC灼识咨询于6月28日发布《全球及中国高磷血症药物行业蓝皮书》。该蓝皮书主要梳理了中国ESRD流行病学情况、中国ESRD患者透析治疗及其血磷控制情况、中国高磷血症药物临床需求及发展趋势。




01、ESRD简介


ESRD也被称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功能发生不可逆转的衰退,几乎完全丧失自主清除血液中废物的能力,使得患者只能依赖肾替代治疗,即透析治疗和肾移植,以维持正常生命需要,其中多数患者通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来延长生存期。当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小于15 mL/min/1.73m2 时,患者即需做透析前准备。2022年中国约有353.6万ESRD患者,而这一数字预计将于2035年升至377.8万人。




02、中国透析治疗及血磷控制情况分析


2022年中国ESRD患者中仅有27%接受了透析治疗,但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下,这一数字有望在未来快速提升,或将于2035年达到与美国相当的透析治疗渗透率水平。届时,预计中国ESRD患者中将有70%接受透析治疗,透析治疗患者人数将达到264.6万人。




另一方面,与逐年增加的在透患者人数相比,中国在透患者的血磷控制情况仍不尽如人意。根据世界权威的透析预后与实践模式研究(DOPPS研究)最新数据,中国大陆在透患者血磷水平不达标率高达75.7%,显著高于其它国家及地区。




具体而言,中国在透患者每日磷摄入量与磷排出量存在不平衡。一项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的研究显示,中国在透患者每日饮食平均磷摄入量约为1,002 mg,每周合计约7,014 mg磷摄入;而即便在充分透析的情形下,透析及现有高磷血症药物每周仅能帮助排出约4,202 mg磷,仍有约2,812 mg的周排磷需求未能满足。




03、中国高磷血症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与磷摄入/排出显著失衡相对应的是,中国在透患者的降磷药使用比例及用药时长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仅有60%的患者使用了降磷药控制血磷水平。


在众多可能影响药物使用比例及用药时长的因素中,药物价格是最显著的因素之一。目前获批降磷适应症的药物均为磷结合剂种类,其临床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也已有数款仿制药获批上市。然而,由于司维拉姆、碳酸镧等主流磷结合剂的技术壁垒和生产成本问题,药物价格并未因仿制药的获批而出现大幅下降,降磷药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的用药比例低、用药时长短等问题仍待解决。




除价格因素外,现有药物副作用较大、用药方式不便或口感较差、用药负担较大等因素也影响着在透患者选用磷结合剂治疗的意愿以及用药的依从性。中国已上市的磷结合剂药物均不同程度存在磷结合效率较低、副作用较大、日剂量较大等问题,无法有效满足在透患者的血磷控制需求。含铁磷结合剂作为新一代磷结合剂,副作用相比司维拉姆、碳酸镧及醋酸钙更低,但是其在中国仍处于商业化起步阶段,仅有Velphoro®一款产品获批,并未进入临床广泛应用。受限于上述因素,中国在透患者磷结合剂用药时长较短,用量不足以达到控磷目标。中国高磷血症药物市场仍然亟待开发,具有数倍于现有市场规模的潜在增长空间。




理想的高磷血症药物应具有磷结合效率高、副作用小、用药便利、每日使用剂量小、无系统吸收、对人体正常生理环境无影响六大特征,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降磷需求,同时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04、中国高磷血症药物市场规模及展望


2022年中国高磷血症药物市场规模约为12.9亿元,其中外资原研产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横向对比美国高磷血症药物市场,含铁磷结合剂的销售额自上市后呈快速攀升趋势,正迅速成为临床主流药物,可以预计未来含铁磷结合剂亦将迅速成为中国主流的高磷血症药物,驱动中国高磷血症药物市场不断扩增。2035年中国高磷血症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7.6亿元。




目前国内已有两家公司在高磷血症1类新药领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礼邦医药旗下的两款药物处于领先地位,分别为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新型磷结合剂AP301、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的新型小分子降磷药AP306;济民可信旗下则有一款已进入I期临床试验的小分子降磷药JMKX003002。


创新高磷血症药物的研发将助力在透患者血磷控制的长足发展,相信未来更理想的高磷血症药物会取得突破,为不断扩大的在透患者群体提供更优的血磷管理方案。CIC灼识咨询将持续关注全球及中国高磷血症药物行业的演化,期待在透患者的血磷管理水平在未来有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分享:

Welcome to our website! In order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s and personalized experiences, we will use some browser cookies. These cookies may record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but will only be used with your consent. You can change or revoke your consent at any time, but some features and services may be affected. Please see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rmation. Click "Agree" to continue browsing the website, click "Reject" to exit the page.

接受
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