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2日,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华通”,股票代码:2402.HK)成功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此前,亿华通已于2020年8月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688339.SH),并成功累计融资人民币15.5亿元。CIC灼识咨询作为独立第三方行业研究与分析机构,全力参与亿华通港股上市的全过程,助力亿华通打开境内外资本市场。
亿华通,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领先的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主要为客车及货车等商用车设计、开发并制造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系统的核心零部件)。亿华通与北汽福田、宇通客车以及吉利商用车等国内商用车制造商建立了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亿华通是中国最早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批量化制造的企业之一。根据CIC灼识咨询报告,按2021年燃料电池系统总销售功率计算,亿华通在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7.8%。截至2022年6月30日,亿华通的燃料电池系统已安装于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目录中的80款燃料电池汽车上,位居行业第一。
CIC灼识咨询积极配合公司和保荐人撰写招股书行业概览章节,并在成功递交上市申请后,不断协助公司和保荐人回复交易所等监管机构的问询,持续完善公司上市申请材料的信息披露内容,最终公司顺利通过监管机构的聆讯,成功上市!
根据CIC灼识咨询报告,2017年至2021年,中国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由37.8MW增至172.7MW,复合年增长率达46.2%。2020年,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因COVID-19导致下游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政策延迟落地而下降,但随着2021年下半年各地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政策的出台和落实,燃料电池系统行业重回高速发展。未来随着下游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大规模爆发引起燃料电池行业需求提高,以及技术水平进步带来平均装机功率的提高,预计中国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将迎来快速增长,在2026年达到7,679.8MW,2021年至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13.6%。
中国在燃料电池系统市场发展初期主要依赖国外的产品与技术,导致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成本居高不下。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厂家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在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中占比接近60%的燃料电池电堆的成本已下降,带动燃料电池系统成本进一步下降。鉴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获得利好政策的推动,新能源系统将在中长期内逐渐成为主流系统,并逐步取代内燃机。此外,由于燃料电池汽车更适用于中长途及重型运输,一旦燃料电池系统的价格变得较锂电池系统及内燃机的价格更具竞争力,终端用户对中长途及重型运输产品的需求将从锂电池系统及内燃机转向燃料电池系统。
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的市场潜力包括以下方面:
1、中国传统能源结构转型带动氢能需求提高
为降低能源依赖、提升能源安全,中国急需进一步发展和利用电能及氢能等二次能源。此外,中国面临能源分布与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难题,制约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提升,因此,以氢能为代表的高密度能源载体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具备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和先进技术优势
中国推进能源转型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禀赋优势,且技术水平和装机规模领先,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包括制备、储运、加注等环节在内的氢能基础设施也将逐步完善,这会让市场所有参与者获益。
3、利好政策带动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1年8月,中国政府推出首批示范应用城市群,此后并为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及战略计划,同时也匹配一系列详细的奖励机制以刺激行业发展。
4、燃料电池电堆成本下降,燃料电池汽车需求提升
随着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市场研发水平大幅提升,部分国内企业已经能够完全自主研发燃料电池系统,推动燃料电池系统和电堆的成本快速下降,这将令燃料电池系统更加实惠,从而收窄同等配置的燃料电池汽车与燃油车间的价差,带动燃料电池汽车的需求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