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日,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DR上市代码:FDCB,以下简称“方大炭素”)成功完成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GDR”)在瑞士证券交易所的簿记定价,并于2023年3月15日正式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本项目为西部地区首单GDR项目,CIC灼识咨询作为行业顾问,全力协助公司本次发行上市的全过程。
方大炭素本次发行共计配售2200万份,募集资金总额约1.90亿美元,吸引近40家投资者参与,成为中国炭素行业首家在瑞交所成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上市的企业,中国西部地区首家A+G上市公司。
CIC灼识咨询根据公司的主营业务,对全球的石墨电极行业及其细分市场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及预测,内容覆盖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的驱动因素、未来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及方大炭素市场地位等。CIC灼识咨询全程积极配合公司和投行撰写招股书行业章节,不断协助公司和投行持续完善公司上市申请材料的信息披露内容,助力公司成功发行上市!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冯彦娇表示:“我们非常荣幸成为方大炭素本次GDR发行的行业顾问,协助其在瑞士完成首次境外资金募集。本项目是中国西部第一单GDR发行的成功案例,也是继杉杉股份、欣旺达和杭可科技成功在瑞士发行GDR后,灼识咨询为中国企业发售全球存托凭证担任行业顾问的又一成果。未来,灼识咨询将持续为中国企业在融资与成长过程中提供行业顾问服务。”
全球领先的石墨电极供应商
方大炭素前身兰州炭素厂成立于1965年,2006年引入方大集团成为控股股东,在方大集团的助力下,逐步实现产业链的上游延伸,成长为全球产能规模最大的炭素联合生产企业。现拥有炭素制品年产能260千吨(其中,石墨电极年产能220千吨,炭砖年产能30千吨,等静压石墨年产能10千吨),炭素制品用原料年产能344千吨(其中,低硫煅后石油焦年产能144千吨、软沥青年产能200千吨)。据CIC灼识咨询资料,2021年度方大炭素石墨电极产品的中国市场占有率为15.3%,全球市场占有率为9.7%,为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石墨电极供应商。
全球石墨电极行业分析
石墨电极主要应用于钢铁产业,2021年全球约75.0%的石墨电极消耗应用于钢铁行业生产中。石墨电极在电弧炉炼钢过程中作为导电电极,可传导电流,并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在电弧炉炼钢过程中,通常根据生产钢铁类型与技术的不同,每生产1吨钢铁需消耗0.5-4千克石墨电极。
伴随全球钢铁产业的发展以及对碳排放的日益重视,碳排放量更少的电弧炉炼钢需求持续攀升,全球电炉钢产量在钢铁总产量占比预计将从2021年的26.8%上升至2026年的29.9%。电弧炉炼钢的进一步普及将带动石墨电极销量持续提升,全球石墨电极销量由2017年的1.3百万吨提升至2021年的1.8百万吨,复合增长率约8.3%。
2020年短暂的下降源自新冠疫情影响,全球钢铁生产受限,石墨电极的销量随之下降。未来预计电弧炉炼钢法的占比将持续上升,带动对石墨电极的需求量稳定增长;并且随着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少,全球经济预计将逐步恢复,全球石墨电极市场销量预计将加速增长,预计2026年将增长至2.4百万吨,复合增长率达6.4%。
中国石墨电极行业分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电极生产国,2021年中国石墨电极产量占全球石墨电极总产量的56.8%。中国石墨电极总产量近年来处于高速增长态势,中国石墨电极产量由2017年的0.6百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1.0百万吨,复合增长率约14.3%。中国石墨电极厂商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每年也向海外出口石墨电极,2021年中国石墨电极出口量占中国石墨电极产量的19.0%。
2022年2月,中国政府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加强废钢利用的发展方向,为石墨电极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国电炉炼钢产量占整体粗钢产量的比例预计将由2021年的约10%增长至2026年的15%-20%。同时,在海外产能受限情况下中国石墨电极出口的需求持续增长,中国石墨电极产能利用率将逐步提升,产量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预计2026年中国石墨电极产量将达1.8百万吨,复合增长率约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