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4日,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陆控”,下称“陆金所控股”,股票代码:6623.HK)成功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此前,陆金所控股已于2020年10月30日在美国纽交所IPO上市(股票代码:LU),并成功累计融资约23.63亿美元。此次上市为陆金所控股以介绍形式于港交所主板双重主要上市。CIC灼识咨询作为独立第三方行业研究与分析机构,深入分析中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行业,全力参与陆金所控股港股上市的全过程,助力陆金所控股打开境内外资本市场。
陆金所控股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领先的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赋能机构,主要为小微企业主及其他优质借款人提供全方位、量身定制的融资产品,包括一般无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消费金融贷款。陆金所控股与中国超过55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这些金融机构为公司赋能的贷款提供资金和增信服务。根据CIC灼识咨询报告,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贷款余额计,陆金所控股在服务小微企业主的中国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中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17.6%。
CIC灼识咨询积极配合公司和保荐人撰写招股书行业概览章节,并在成功递交上市申请后,不断协助公司和保荐人回复交易所等监管机构的问询,持续完善公司上市申请材料的信息披露内容,最终公司顺利通过监管机构的聆讯,成功上市!
CIC灼识咨询对于中国小微企业及其面对的挑战、小微企业贷款市场规模、政府政策、市场驱动因素、未来趋势及机遇、竞争格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及预测。
根据CIC灼识咨询报告,2017年至2021年,中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由7.8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8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7.9%,2021年底中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总额达41%以上。考虑到新冠疫情期间及之后小微企业市场的长期积极前景、小微企业对数字化转型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金融机构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加强的金融服务供应,小微企业也将更有能力从传统银行系统之外的渠道及传统银行在线渠道申请及获得融资。预计自2021年至2026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5.5%。
中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市场的市场驱动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01、经济发展促使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增加
新冠疫情后,小微企业的发展呈现长期积极前景,一方面小微企业将继续需要外部资金来支持经营现金流、客户获取及业务扩张,另一方面也需要融资解决方案来应对运营挑战及驾驭经济波动,预计未来小微企业仍将保持强劲的信贷需求。
02、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信贷需求提升
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正逐渐意识到数字化可以改善业务流程,预计小微企业将增加对技术的投资以节约成本、提高生产力及市场洞察力。随着技术渗透率的提高,小微企业也将更有能力从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获得融资。
03、小微企业信贷利好政策促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长
在信贷激励政策和政府要求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背景下,小微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贷款渗透率的提高推动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长。
未来其他市场增长机遇还体现在中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市场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创新性金融服务,通过技术创新加强金融服务供应。除支撑业务的融资需求外,小微企业主也需要的其他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保险以及促进其业务的增值运营服务等均呈现出新的变现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