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ent Success Story

客户案例

灼识咨询助力富银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登陆香港联交所

CIC灼识咨询

2017年05月23日

2017年5月23日,富银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FY Financial (Shenzhen) Co., Ltd.)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CIC灼识咨询作为行业顾问,全力协助了富银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香港上市的全过程。




富银融资租赁(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金融服务公司,专注于向中国的客户提供基于设备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及咨询服务。公司拥有来自多个行业及超过25个不同直辖市、省份和自治区的逾240名融资租赁客户。公司已在可替代能源行业融资租赁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此之外还致力于向快速消费品、电子、医疗及运输等对周期性市场波动敏感度相对较低的行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同时,公司也是根据商务部发出的《商务部关于商业保理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在中国从事商业保理业务的首批公司。


CIC灼识咨询通过对中国融资租赁和保理行业的研究,对中国融资租赁及保理市场的规模、推动因素及竞争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预测。在企业上市过程中,CIC灼识咨询负责撰写行业报告,配合公司律师和保荐人撰写招股书,协助公司和保荐人回复联交所等监管机构的质询以及与投资者沟通,帮助投资者发现公司的投资价值。


根据CIC灼识咨询的报告显示,中国融资租赁市场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快速增长。融资租赁市场的未偿还结余由2011年的0.9万亿人民币以41.8%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加至2016年的5.3万亿人民币,并预计将会继续以20.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于2021年进一步增长至13.3万亿人民币。


通过CIC灼识咨询的研究,中国融资租赁市场的驱动因素可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融资来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对设备及机械的大量需求

    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拥有非常不同的银行体系。大部分银行在中国政府下运作,小型个人银行及其他银行联属的融资机构数目有限。对于中小型企业,融资租赁的申请程序通常比传统银行贷款更为宽松,融资协议中在利率及支付时间表方面也更加灵活。此外,由于融资租赁主要基于设备租赁,随着中小企业制造及结构调整需要产生大量设备需求,融资租赁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省时的融资解决方案而不会使公司杠杆比率飙升。预计在未来数年里,大量来自中小制造企业对设备及机械的需求将持续拉动融资租赁市场增长。


  2. 资本投资不断增加,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渗透率大约为20%至30%,而中国的渗透率相对较低,截至2016年底仅约为6.3%。为扩充业务经营及增长规模,出现众多新成立的融资租赁公司且其注册资金亦在持续增加。融资租赁公司的注册资金总额由2011年的人民币1,955亿元剧增至2016年的人民币25,5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7.2%。随着不同所有制的大量资金流入远未饱和(从渗透率来看)的市场,预期未来数年的市场将经历大幅增长。中国的渗透率预期亦将于2021年达到11.0%以上。


  3. 有利的政府政策支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政府列出了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部分主要目标。该等目标包括:(a)预期于2020年前在下游行业中的渗透率及覆盖率将有所增加;(b)使金融租赁成为设备投资及技术升级的主要工具之一;(c)加快金融租赁市场于主要行业中的发展并促进其转型及升级;(d)促进中小企业的海外设备金融租赁及金融租赁服务;(e)改革行业监管机制以使其更一致、有效及全面;(f)简化管理以巩固金融租赁市场的发展并将管理权授予下级政府;(g)在国际金融租赁市场上发展大量具备竞争力的金融租赁公司;及(h)为金融租赁行业设立一套更全面且详尽的税收机制。该等目标显示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将金融租赁行业变为具有不同融资需求的公司的重要融资渠道。包括税收优惠、政府主导的金融租赁项目及全面的监管系统在内的全方面支持将在未来几年持续推动中国金融租赁市场的发展。


同时根据CIC灼识咨询的报告显示,中国保理市场在过去几年增长迅速。其中商业保理市场的业务量由2011年的50亿人民币以151.2%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加至2016年的5,000亿人民币,并预计将会继续以55.9%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于2021年进一步增长至46,070亿人民币。


通过CIC灼识咨询的研究,中国保理市场的驱动因素可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应收账款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及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中国经济不再维持高增长态势,且正面临总体需求不足及若干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应收账款近年来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的应收账款由2011年的人民币7.0万亿元增至2016年的人民币12.6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5%,这意味着以应收账款融资为主要业务的商业保理行业将在未来有很大的需求。


  2. 商业保理公司的涌现

    自2012年起,由商务部主导的商业保理试点已在中国许多地方实施。商务部于2013年发布的《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商业保理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为商业保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及适当监督奠定了基础。此外,许多地方政府发布管理办法支持商业保理行业的发展。例如,天津的商业保理公司如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则在税务、办事处、人才引进等方面享有优惠补贴及财政奖励。已注册商业保理公司的数目由2012年的71家快速增长至2016年的5,584家,2016年的商业保理业务量达人民币5,000亿元。商业保理公司的增加将推动中国保理市场的扩展。


  3. 国家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已发布多项政策支持中国保理市场的发展。国务院发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要求培育及规范化信用服务市场,同时附有包括发展商业保理业务在内的措施。例如,为监管应收账款管理,中国政府支持在零售、贸易及服务行业的商业保理的发展。八部委于2016年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提议透过促进应收账款融资及建立应收账款交易机制来大力发展商业保理行业。其亦鼓励商业保理公司与银行联属金融机构就应收账款融资开展的合作。由包括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在内的十个部委于2016年11月联合发布的《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鼓励企业建立信用评估制度并通过商业保理降低融资成本。


  4. 不断改善的征信系统及信用环境

    保理行业信用信息交换系统于2015年8月正式推出。截至2017年3月底,该系统收录了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28.1万余条,并会定期更新。天津等部分城市已向商业保理公司开放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接口。不断改善的征信系统及信用环境将提高保理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分享:

Welcome to our website! In order to provide better services and personalized experiences, we will use some browser cookies. These cookies may record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but will only be used with your consent. You can change or revoke your consent at any time, but some features and services may be affected. Please see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rmation. Click "Agree" to continue browsing the website, click "Reject" to exit the page.

接受
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