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9日,日照港裕廊股份有限公司(Rizhao Port Jurong Co., LTD.)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CIC灼识咨询作为行业顾问,全力协助了日照港裕廊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117.HK)香港上市的全过程。
日照港裕廊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粮食及木片进口港口。公司大豆及木片进口吞吐量(包括租出泊位的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一,木薯干进口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二。公司港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享有优质的自然条件及发达的联运网络。公司港区位于日照港石臼港区。日照港是在商品贸易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沿海港口,按2018年的吞吐量计,日照港是中国第7大及世界第11大沿海港口。日照港是天然深水良港,气候温和,全年不冻不淤,位于开阔水域,海床平坦。公司泊位天然水深介于8.0至15.2米之间,可停靠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散粮运输船。同时,公司具有业界领先的集疏运能力,是中国唯一一个与两条超1,000公里主要铁路线(即瓦日线及新菏兖日—陇海线)直接相连的港口。公司腹地各省的公路网得到广泛发展及良好维护。三条高速公路及四条国道将公司的设施与山东省及省外地区的公路网相连接,从而可为客户提供快速、便捷且可靠的陆路运输。
CIC灼识咨询根据公司的主营业务,对中国沿海港口服务市场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及预测,内容覆盖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的驱动因素及竞争格局等。同时,CIC灼识咨询积极配合公司和保荐人撰写招股书行业概览章节,并在成功递交上市申请后,不断协助公司和保荐人回复联交所等监管机构的质询,持续完善公司上市申请材料的信息披露内容,最终公司顺利通过监管机构的聆讯,成功上市!
港口分为两类,即沿海港口及内河港口。沿海港口位于海岸,而内河港口位于通航湖泊、河流或可通往大海的运河。沿海港口的运营商主要提供船只与泊位之间的货物装卸服务,亦可提供堆存服务、物流代理服务及其他各种增值服务(如货运检验及清关服务)。就货物而言,沿海港口主要处理乾散货或液体散货(如粮食及原油)、件杂货、集装箱及滚装货物。根据CIC灼识咨询的报告显示,中国的沿海港口服务行业自2014年至2018年取得稳步发展。中国沿海港口的吞吐量从2014年的80亿吨增至2018年的96亿吨,年复合增长率为4.6%,预计到2023年,中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将达到118亿吨,年复合增长率为4.4%。
从公司主要进口货物来看,中国每年进口大量粮食,粮食进口的总吞吐量从2014年的1亿吨增至2018年的1.16亿吨,年复合增长率为3.6%,且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7亿吨,年复合增长率为8.4%。其中,大豆是中国目前进口量最大的粮食,且约占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58.1%。中国大豆进口吞吐量从2014年的7千4百万吨增至2018年的8千8百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5.4%。2018年大豆吞吐量占同年中国进口粮食总吞吐量的76.2%。預期到2023年,大豆进口吞吐量将增至1亿3千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8.6%。其他粮食,如木薯干、玉米等,进口吞吐量在过去几年内略有波动,预期在可预见的未来会稳步增长。
木片方面,作为纸浆及纺织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由于环境保护、城市化及消费升级,中国的纸质品消费量及对纺织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预计往后中国将大量进口木片。中国的木片进口吞吐量从2014年的2千7百万吨增至2018年的3千9百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0.4%,并预期于2023年将进一步增至5千4百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6.4%。
中国沿海港口服务市场保持稳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宏观经济增长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等下游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预期这些行业及中国经济的增长将刺激沿海港口服务业。中国的名义GDP从2014年的人民币64.1万亿元增至2018年的人民币90.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9%,预计到2023年达人民币131.7万亿元。此外,腹地经济的强劲增长对于沿海港口的业务运营亦至关重要。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省份及新疆自治区作为公司的腹地,其名义GDP总值从2014年的人民币16.3万亿元增至2018年的人民币21.9万亿元,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预计保持稳定增长。
有利的政府政策
2014年,交通运输部颁布《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重点关注加快港口发展。2016年,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山东省水路交通条例》,要求山东省地方政府整合港口资源、优化港口布局、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及构建综合运输体系。2017年发布的《粮食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计划通过对中国的主要沿海港口设施进行升级以发展粮食物流业。2018年,中共山东省委常务委员会发布《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旨在于2035年之前打造强大的海洋经济。
此外,“一带一路”有望促进中国进出口额增长。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旨在改善沿海港口的基础设施、增加沿海航线及就海运物流加强与“一带一路”所涉国家的合作。国务院随后发布了数项有利政策及法规(如《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以加强与“一带一路”所涉国家的涉农贸易并鼓励中国粮食企业于该等国家进行投资。预计该等有利政策将会刺激粮食(包括玉米及木薯干)的国际贸易,从而增加中国粮食的进口吞吐量。
消费的逐渐增加
随着中国人口稳步增长及消费因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升级,预计中国对粮食(如大豆)及木片消耗量及需求将增加。例如:
大豆:大豆用于生产植物油及生产商用的家畜及家禽的动物饲料。预计大豆的消费量将从2018年的1亿1千吨增至2023年的1亿5千万吨。对健康营养食品的饮食偏好预计亦将促进大豆的消费。同时因为中国国产大豆有限,预计未来大豆进口量将逐渐增加。
木片:由于环境保护、城市化及消费升级,中国的纸质品消费量及对纺织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木片进口吞吐量预计将持续增加。
更严格的环境法规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木片:2017年,废纸浆占中国纸浆总消耗量的近80%,其中约32%为进口。中国政府于2017年8月推出新政策,禁止进口未分类的废纸。于2018年,中国废纸进口量相较于2017年减少了6百万吨,约占同年中国纸浆总消耗量的27%。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废纸进口量将持续减少,且部分将被木浆取代。以上因素将增加中国对木片进口的需求。
木薯干:中国专注于发展包括燃料乙醇在内的绿色及可再生能源。根据于2016年底颁布的中国《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国内燃料乙醇的产量力争从2017年的2百7十万吨增至4百万吨。木薯干正是用于生产乙醇的原材料之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促进木薯干的进口。
技术逐步升级
港口在运营上逐渐应用自动化、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以提高运营效率及开发新服务。例如,部分港口运营商已开发自动装卸技术及机器人技术以实施无人操作。由于世界各地的承运商越来越青睐较大型船舶,拥有更大的靠泊能力对港口而言愈发重要。此外,港口服务市场正从提供传统港口服务(如装卸及堆存)转型至提供可连接港口行业中不同参与者的大数据平台及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提供额外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