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8日,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新水泥”,股份代号:6655.HK)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上交所首个成功实施B股转H股的企业。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07年,主要从事水泥、商品熟料、混凝土及骨料的生产与销售以及经营环保、装备制造、EPC工程及水泥基新型建筑材料业务,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CIC灼识咨询作为行业顾问,全力协助了华新水泥的上市过程。
CIC灼识咨询根据公司的主营业务,对全球及中国水泥和熟料市场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及预测,内容涵盖行业价值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市场增长动力及趋势等。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0年,华新水泥在中国领先水泥制造商中,以2.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同年,公司在华中地区的水泥业务产能达到5,780万吨,以14.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同时,CIC灼识咨询积极配合撰写招股书,并在成功递交上市申请后,不断协助公司和保荐人回复联交所等监管机构的问询,持续完善公司上市申请材料的信息披露内容,最终公司顺利通过监管机构的聆讯,成功上市!
根据CIC灼识咨询报告,中国的建材主要包括石灰石、水泥、骨料和混凝土。建材的生产过程包括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研磨和混凝土搅拌。2016年至2018年,受中国政府以削减过剩产能和环保为目的的限产政策影响,中国的水泥产量从24.1亿吨小幅降至22.4亿吨。此后,水泥供需趋于平衡,产量上升,并于2020年达到23.9亿吨。随着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加,水泥的需求不断上升,预计未来5年的中国水泥产量将稳步增长。据CIC灼识咨询预测,中国的水泥产量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29.3亿吨,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
中国建材材料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提倡建材行业绿色发展
随着中国建筑材料行业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发展演变,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已成为建筑市场的主流。近年,国家逐步推出一系列法规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及《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以提倡建筑材料行业的绿色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水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十四五”期间,国家将会从严执行产能减量置换政策,加大置换比例,有效遏制新增产能,同时容量更换政策在产能严重过剩情况下,有利于企业自主配套先进工艺和高水平装备,提高整体行业的节能降耗与绿色低碳水平,实现优胜劣汰和产能布局优化。
数字化信息及节能技术的发展
近年,越来越多的水泥建筑材料厂商开始采用数字化信息技术以及节能技术以支持水泥生产自动化及流程控制、提高燃料效率、优化生产及提高产品质量。例如,水泥厂商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能更好地监控水泥厂设备及生产过程,以提高管理决策效率。水泥厂商也可通过技术更好地选择设备修理与维护的时间,进而减少生产瓶颈及停机时间,实现生产力的提高与生产流程的优化。此外,NSP(新型干法)等节能技术亦可降低熟料生产过程中的煤炭及能源消耗,实现更低的生产成本与更高的企业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