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达力普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力普”)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CIC灼识咨询作为行业顾问,全力协助了达力普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921.HK)香港上市的全过程。
达力普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领先的民营石油专用管制造商,专注于制造石油专用管中的套管。达力普拥有全产业链业务模式,提供全面性服务,包括开发、制造及销售石油专用管及其他石油管,主要供应给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石油专用管制造商及石油专用管加工厂,并通过制造管坯,获得稳定且有成本效益的主要生产材料(即管坯)供应。
根据CIC灼识咨询报告,按2018年的石油专用管销售额计,达力普于2018年在中国所有石油专用管制造商(包括民营和国有)中排名第三,在中国民营石油专用管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为9.6%。
CIC灼识咨询通过对中国油气行业、油田服务及装备行业和石油专用管市场进行研究,对公司主营业务所属的市场规模、市场增长的驱动因素及竞争格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预测。同时,CIC灼识咨询积极配合公司和保荐人撰写招股书行业概览章节,并在成功递交上市申请后,不断协助公司和保荐人回复联交所等监管机构的质询,持续完善公司上市申请材料的信息披露内容,最终公司顺利通过监管机构的聆讯,成功上市!
石油专用管是指在油田钻探和完井工序中广泛使用的石油管,包括套管、油管及钻杆,套管及油管是完井工序中使用的重要油田装备,而钻杆是钻探工序中使用的装备。与可以在不同油井中重复使用的油管和钻杆不同,套管属于消耗品,不可重复使用,并在钻探和完井工序后留作井筒,成为油井的一部分。因此,每口油井至少需要一套完整的套管,这导致套管的消耗量远高于油管及钻杆。
根据CIC灼识咨询研究,按销售额计,中国石油专用管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人民币185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人民币23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8%;受油田的强劲需求驱动,预计总销售额将于2023年达到人民币30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6%。中国石油专用管行业的稳定增长主要是由于(i)中国政府强调原油开采保障;(ii)天然气勘探及生产需求日益增加;及(iii) 对勘探和开采有难度的油气田的投入持续增加。套管是石油专用管的主要类型,套管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由2014年的75.6%增加到2018年的78.0%,预计将于2023年达到81.0%。
中国石油专用管行业的市场驱动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中国政府强调原油开采保障
全球石油市场主要受国家制裁及贸易纠纷等地缘政治风险和国家能源策略转型影响。在此情况下,中国已意识到如果大量依靠国际原油进口,将容易受到国际油价波动影响。CIC灼识咨询预计中国政府将通过其稳健且严格规划的国内石油生产策略进一步提高国内石油供应能力。中国石油公司将需要满足与日俱增的国内石油消费,因此中国石油专用管市场前景乐观。
天然气勘探及生产需求日益增加
石油专用管在天然气田勘探中担当的角色与在油田勘探中一样,所用数量也相近。中国已探明的天然气储备在全球数一数二,天然气将成为中国化石能源未来增长的动力。同时考虑到中国页岩气储备全球第一,而且页岩气比原油或其他种类的天然气更难勘探,其勘探和开采需要在油田装备及服务上支出更多,因而为石油专用管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
对勘探和开采有难度的油气田的投入持续增加
中国大部分油田是超稠油田,勘探极为困难,钻探深度需要比其他国家更深,因此各油气井使用的石油专用管产品更多。政府鼓励石油公司加大勘探开采的资本开支,同时由于开采程度加深,更多石油专用管产品将被用于油气勘探及开采。因此,油气田对石油专用管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