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识三点半丨珍味小梅园浦文明:让消费者在家里做出餐厅的味道
发表时间:2022-11-05     阅读次数:     字体:【

图片


不想点外卖,不会炒菜,却又想亲手做菜,还不想委屈自己的胃,我们总是这样精致地为难自己。


新的风口往往伴随着时代的需求而生,预制菜的悄然崛起,恰恰满足了新时代年轻人的新式居家生活需求。疫情的延续,让居家、减少堂食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亲手下厨更是成为一种奢侈。


如何让年轻人以实惠的价格、轻松的方式、用看得见的卫生食材,快速烹制一份家常菜,成为了现在预制菜企业需要抓紧的一个核心痛点。


在此背景下,预制菜迎来了发展的风口期。据CIC灼识咨询《中国预制菜行业蓝皮书》,中国预制菜行业将从2021年的约四千亿元的市场规模,至2026年快速发展成万亿市场。如何生产出美味的预制菜产品、掌控供应链、把握关键消费场景,将成为预制菜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


珍味小梅园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新锐专业预制菜品牌。公司成立于2019年,在2021年获数千万A轮融资,随后于2022年获得过亿元B+轮融资。珍味小梅园秉承“将餐厅级美食搬进消费者的冰箱”的理念,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为追求饮食健康与仪式感的年轻消费人群,推出近百款有颜、有味、有料、有效的精品预制菜。


今天,《灼识三点半》栏目,对话珍味小梅园创始人CEO浦文明先生,为大家分享中国预制菜的兴起历程。

图片


受访嘉宾:浦文明上海餐餐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曾任沃尔玛、家乐福、美味七七高级采购总监,阿里饿了么高级运营专家,深耕生鲜供应链15年,对生鲜预制菜行业市场趋势以及产品前后端供应链有深刻了解。


灼识访谈人:冯彦娇,CIC灼识咨询合伙人,超过10年行业研究经验,专注于消费和TMT领域,《中国预制菜行业蓝皮书》主笔,执行过超过100个行业研究项目,服务企业包括京东物流、满帮、洪九果品、微博、叮咚买菜、喜马拉雅、第四范式、旷视、逸仙电商等。



01

C端需求激增重启风口

让消费者“轻松”起来


冯彦娇:

当初为什么选择预制菜行业进行创业发展的?


浦文明:

因为我认为,在中国吃饭是一件大事。即便看起来“凑合”的外卖,也会在外卖平台上精挑细选。而抓住消费者的胃,也成为餐饮品牌日夜思考的大事


虽然高度数字化的外卖平台和高效的即时配送让我们能够快速、方便地获得美味的食物,但专注于效率和价格的外卖却往往忽视了我们对食物的真正需求,那就是营养和口味。


相比于外卖,预制菜更加健康干净,因为配料清晰可见,加工也是自己来做;相比方便速食,预制菜的产品矩阵和口味都要丰富得多,而且营养搭配更加均衡。


简单来说,预制菜让消费者在家里也能做出餐厅味道的菜。这对于注重营养和健康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喜事。我们希望通过预制菜这样营养、美味、健康的产品,真正去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饮食的需求。


冯彦娇:

大家都说预制菜目前处在风口,站在局内人的角度,请您跟我们简单分享一下预制菜到底是怎么火爆起来的呢?


浦文明:

事实上,预制菜并非一个新品类,作为半成品菜,预制菜在B端供给餐饮市场早已不是新鲜事。


而在C端近两年的高速蓬勃发展,一方面是快节奏的生活及工作压力导致了“懒宅经济”的盛行,同时疫情进一步推动广大消费者增加了“居家吃饭”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传统餐饮、电商平台、新消费品牌正在相继入局,希望在这个蓝海中占领一席之地。


冯彦娇:

我们都知道目前我国预制菜的主要需求其实是来自B端,为什么珍味小梅园会选择瞄准C端用户、看好C端市场?


浦文明:

因为在大众消费习惯变革的大背景下,伴随中餐标准化的工艺日趋成熟,To C场景的爆发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加速了整个预制菜走向C端市场的步伐。


疫情前,大部分消费者对“预制菜”并无感知,但是当突然被长期隔离于家中后,部分动手能力弱又不得不做饭的消费者,逐渐开始接触到预制菜,而预制菜也渐渐演变为他们日常生活饮食的必选项。


我们认为,To B在彼时的大环境下非常艰难,盈利不易且对于资本的要求较高。所以我们最终决定做C端的品牌


冯彦娇:

珍味小梅园的目标消费群体画像以及目前的渗透率是什么样的?


浦文明:

当下,追求健康及生活仪式感的年轻消费群体,对“柴米油盐”展现出了巨大兴趣。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996/007的工作模式,为自己做一顿家常便饭变得越发奢侈起来。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家庭走向职场,使得其在家庭的烹饪时间总体缩短,而在外就餐与点外卖,又存在卫生状况与食品安全方面的隐忧。


因此,珍味小梅园70%的客户为25岁-35岁有较强消费能力的年轻女性,以及35岁-45岁有家庭消费需求的青中年女性。


冯彦娇: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元,中国人又喜欢“锅气”,在这样的背景下,您怎么看待中国家庭对于预制菜的需求以及预制菜在中国市场的天花板?


浦文明:

国内的预制菜赛道还处于早期阶段,是个竞争相对缓和的蓝海市场。目前国内预制菜市场规模占总体食材大市场的比重还不到10%,我认为此时谈到“天花板”还为时过早,预制菜在中国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预制菜不仅仅是ready to eat,还包含ready to cook


在我看来,锅气是中餐的灵魂,如何在减少烹饪步骤的情况下保留菜品的美味,对我们研发团队来说是一个挑战。


同时,产品还需要兼顾大部分地域的用户口味,否则无法有效推向全国市场。更进一步地,珍味小梅园除了要让消费者认可“好吃”之外,更重要的是满足“轻松”的需求。


如何解放消费者的双手,帮他们省去“洗、切、配”环节,让加工步骤标准化、简单化、可视化,是预制菜真正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满足了“轻松”的需求,让消费者愿意走进厨房,自然可增加消费者的黏性,进一步提升预制菜的“天花板”。



02

挖掘预制菜场景价值

构建创新产品矩阵


冯彦娇:

我们看到珍味小梅园的产品布局,包括SKU数量及产品的创新,一直是非常大的一个亮点。咱们是怎么看待产品矩阵这个要素对于预制菜品牌的重要性?我们的选品、研发逻辑是怎么样的?


浦文明:

在我看来,持续提供创新且丰富的产品矩阵,是留住消费者的关键。在产品上,珍味小梅园一直力求多元化,以便满足消费者的细分需求。


比如早餐场景,我们就推出了特色面点系列,有卖出2,000万+片的老上海葱油饼、鸡汁小笼包、梅干菜锅盔、荠菜鲜肉大馄饨等产品,只需简单加工5分钟便可食用,解决了用户在紧张的通勤时间还要排队买早餐的用餐困扰。


比如正餐场景,推出了家常菜系列涵盖产品有宫爆鸡丁、鱼香肉丝、清溜鱼片、蚝油牛肉片等,更符合小单位家庭的午餐和晚餐场景需求。


与此同时,珍味小梅园也为消费者推出个性化场景下的产品组合,比如颇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网红菜系列,包括不用剥壳的小龙虾拌面、鲜美劲道的蟹黄拌面、酸辣鲜爽配料丰富的金汤酸菜鱼等,和以八宝鸭、发财走油蹄、蒜香排骨这类硬菜为主的家宴菜系列。既满足了消费者在家宴场景能拿出几道硬菜“露一手”的需求,又尽可能地挖掘了预制菜在不同用餐场景中的价值。


冯彦娇:

我们看到珍味小梅园已经打造了多款爆品,而且SKU数量非常丰富,珍味小梅园是如何保证爆品的打造能力以及快速上新周期呢?


浦文明:

与传统餐饮企业以厨师为中心的研发模式不同,在新品的研发上,珍味小梅园采用“双轮驱动”的方式。


我们的产品研发有两个团队:一是研发团队。团队中有五星级酒店的大厨,也有菜品工业化还原领域工作10年的老员工,研发团队会每月推出2-3个SKU供挑选。二是选品团队。他们类似于产品经理的角色,会从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达人探店、美食测评内容中,发掘出当下有哪些网红餐厅和网红菜品。遇到反响较好的菜品,他们便会购买回来,尝试能不能将其还原成预制菜。


我们的产品研发思路是健康、安全和便捷。目前,珍味小梅园保持每个月2款左右的上新频率,共推出了50+个SKU,形成了刚才说的三种场景下的三条产品线。针对不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不同,珍味小梅园会选择性投入不同价位的SKU。


冯彦娇:

未来我们的SKU数量是会持续扩展还是不断迭代、稳定在一定数量?


浦文明:

实际上,珍味小梅园并非纯粹的大单品策略,而是在掌握其中的爆品方法论后,提高产品研发效率,持续根据消费者需求推出新品。


在品牌发展后期,珍味小梅园将会做减法,当下,珍味小梅园已经开始将部分线上销量不佳的产品转移至线下或直接停售。



03

C端预制菜品牌

百舸争流千帆竞


冯彦娇:

除了产品以外,您认为C端专业预制菜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哪几方面?


浦文明:

相对于B端市场,预制菜在C端受众广泛但更加分散,场景更加多元化,这对于预制菜品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机遇来自品牌集中度较低的市场,目前预制菜品牌大多以区域品牌为主,并无全国性品牌,这意味着每一个品牌都有机会


但中国市场大而深,消费需求多而精,品牌要想做好却实属不易,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挑战呢?


首先要做品牌,品牌的目的是帮助消费者建立认知,成为其需求满足的符号,谁能够快速做品牌谁就抢占先机。


其次是需求主导生产,目前大多数预制菜做C端市场,往往是把自己B端的产品换个包装,工厂生产啥就卖啥,但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是不能覆盖更多的消费者。因此需求主导生产是C端预制菜的未来,洞察消费需求,解决消费需求也是衡量预制菜品牌实力的关键。


再次就是供应链,对于C端预制菜来说,目前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较高的冷链物流成本。B端的冷链物流是点对点的,但C端的冷链物流的场景便完全不一样,C端用户单次的购买量很小,而且收货地点不可控。大部分预制菜企业都是把产品装到泡沫箱,放入冰袋、干冰等,再走快递公司的普通货运,这无形中需要巨大的物流成本。


因此打造高效且低成本的供应链是预制菜品牌能否扩张的关键,珍味小梅园已经在全国建设16个自有仓库,与顺丰冷链物流合作,绝大多数地区可以满足24小时到货,少部分地区需要48小时到货。而仓储的成本需要规模化的销量进行消减,因此提升销量也是缩减仓储成本的关键。


此外,销量的提升来自渠道的建设。和速冻食品一样,线下渠道是预制菜进入C端市场的关键,虽然线上能够做销量,打品牌,但这些都是暂时的流量红利,而线下才是品牌发展的关键。


今年珍味小梅园也会重点发展线下事业,目前已经铺设了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本地生活类平台,以及大润发、家乐福等线下大型商超,并与线下自营小店合作,以直接供货的模式,缩短渠道链条,减少费用提高效率。


冯彦娇:

我们看到目前各类型玩家纷纷入局预制菜赛道,尤其是C端市场,除了餐饮产业链上下游玩家业务拓展以外,甚至包括很多跨界选手,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浦文明:

无论是传统食品企业还是新锐品牌在这个新的市场中角逐,各方以开放的姿态接受新的业态模式,彼此吸收养分,一起共生、共创、共建、共赢,才能共同推动预制菜这个产业健康发展。


我也希望能把珍味小梅园的品牌做到行业头部,让整个行业朝更加规范有序的方向去发展


 
上一篇:灼识三点半丨今日人才胡伟:干擅长的事儿,得更大的成就
下一篇:灼识三点半丨霖珑云科高萍:科技赋能管理,围绕“云服合一”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交付价值
CIC灼识咨询   Copyright  ©  2021-   CIC灼识咨询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备案号:沪ICP备14026886号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